美國勞工市場似乎得到微幅改善,但想要得到一份工作仍然不是一件易事。經濟學家們周一(12月3日)表示,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釋該狀況,那就是企業招聘的意愿并不大。
ClearView Economics經濟學家Ken Mayland表示,企業對于招聘活動并不熱情。
這些都來源于各種不穩定因素,各大企業領導人多次表示,他們對于經濟衰退、財政刺激項目、經濟復蘇、大選、債務上限、醫療改革以及歐債危機的不穩定性較為擔憂。
近期,他們的關注焦點為美國"財政懸崖"的談判。
企業領導人擔憂若無法就"財政懸崖"達成協議,他們或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稅收。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NaroFF認為,企業在招聘方面猶豫的主要原因來自于"財政懸崖"的不穩定因素。
他指出,政黨在該問題上的爭吵與分歧更令企業躊躇不前。
經濟學家們表示,許多企業對于招聘新員工并沒有太大的壓力。
許多企業員工表示近期工作量增加,因企業進行了裁員,令其工作負荷增加;而還有不少員工表示,近幾年薪資上漲停滯,而工作量卻不斷增加。
由于企業可以用相同或更少的薪資令其員工做更多的工作,因此他們并沒有招聘新員工的意愿。
Mayland表示,對于許多企業來說,企業活動已經回到了2007-08年的水平,但員工數量卻處于最低水平。
Wells Capital Managemen首席投資策略師James Paulsen表示,20世紀90年代,在經濟改善的時期,企業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擴大員工數量,以及擴大工廠規模。而目前,這是企業的最后選項。
他指出,相反,企業會削減員工,維持現有規模,而想方設法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更多財富。
Paulsen認為,企業的策略基本面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企業認為只要有好的產品,就可以提高產品價格,而目前消費者希望價格每年都下降,這意味著增加成本已經無法令利潤擴大。
經濟衰退、經濟復蘇的經歷或已經令企業對推出新產品、開發新市場以及擴張新工廠持緊張態度,更多的持有見好就收的態度。
Mayland指出,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為股東賺錢,而非努力做好工作或者如何令收益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