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就業觀的轉變,新一代的求職者擇業時,關注與思考的內容越來越多。除了工作機會外,他們會關注企業和職位與自身的匹配和發展性,關注非職位的問題,關注自己的需求。相應的,在應聘職位過程中也會產生更多的疑問和顧慮。
這些疑問和顧慮如果無法獲得釋放和解決,將直接降低求職者對企業和職位的信心,動搖他們的求職意愿,從而降低HR的招聘效率。因此,有必要對求職者提出的各種顧慮進行解答。
但在解答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采取的方式不正確,如采用模糊問題的方式以期“蒙混過關”,或過度迎合求職者的需求做出過度承諾,這些雖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避開求職者的顧慮,但一旦求職者冷靜下來,這又會成為影響他是否愿意加盟公司的重要因素。同時,即使他最終加盟了公司,也會因為之前的顧慮而為后續的管理工作埋下極大隱患,產生較高的流失率,花費昂貴的人力招聘成本。這些都是每個招聘人員不愿看到的。
所以,針對求職者的種種顧慮,我們應該“迎難而上”,不單不去回避,還要盡可能挖掘出求職者潛在的所有顧慮,然后正面的一一進行解答,并在解答的過程里,幫助求職者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工作觀,讓其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企業,看待工作,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求職者的顧慮,提升求職者的職位認同度。
[求職者可能會有哪些種類的顧慮]
求職者的顧慮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對工作內容的顧慮
具體表現
“我以前沒做過怕自己會做不好。”
“長期做***工作會危害身體健康,我還是不考慮了。”
“***工作太單一重復了,學不到東西。”
......
心理分析
求職者對工作內容上存在的顧慮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求職者之前有從事過***工作,但因種種原因而不愿意再接受同樣的工作內容:
(1)求職者給到自己的定位相對比較高,覺得***工作缺乏挑戰性、學不到東西,對自身能力提升沒有幫助;
(2)求職者認為原來的工作很難、壓力大、很辛苦,希望從事輕松一點的工作;
(3)求職者認為***工作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
二是求職者過往沒有從事過***工作,其心理狀態分析如下:
(1)求職者確實不了解***工作,并且對***工作完全沒有概念,對自己能不能做好也沒有信心;
(2)求職者之前有了解過***工作,也有考慮從事***工作,但因為擔心沒有經驗比較難做,所以一直沒有真正去做,希望得到HR的肯定;
(3)求職者從其他途徑了解到關于從事***工作的負面信息(如第一種情況中求職者的心理),致使其對***工作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
2、對工作地點的顧慮
具體表現
“我不想工作的地方離家太遠,那樣上班要花很長時間,而且不安全。”
“***地區太偏僻了,出行交通不方便。”
“我對***地區不熟悉,去那里工作要重新熟悉環境。”
......
心理分析
在地域問題上存在顧慮的求職者的通常可以分為兩類:一部分是對地點本身并沒有特別的要求,沒有說一開始就確定只想在某個城市某個鎮區工作,但當招聘人員問及能否接受工作地點時,面臨要處理一個地域轉換問題時習慣性拒絕,而招聘人員深入一步了解拒絕原因無非是搬家麻煩,不想換來換去等非常瑣碎的理由。另一部分求職者初始找工作就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地點選擇,只在某個區域工作,對于這類求職者可能存在的心理有:
(1)家就在那邊或是有親人、朋友在那,不太想跟家人、朋友離得太遠。這部分求職者也分為兩類:一部分是需要照顧其他人的,比如說照顧女朋友、父母等;還有一部分是希望被照顧的,和父母住在一起、住在親戚家等;
(2)在其他區域工作生活的時間比較長,已經適應原來的生活,擔心到新的地區以后適應不了,內心缺乏接受新生活、新挑戰的勇氣和激情;
(3)已經在其他區域結婚、買房,想在那穩定下來,不想再動;
......
3、對工作時間的顧慮
具體表現
“這份工作需要加班,上班時間太長了。”
“***工作需要倒班,我不想上班時間沒規律,這樣會影響身體健康。”
“你們公司每個月只有4天休息時間。”
......
心理分析
求職者對工作時間上存在的顧慮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求職者擔心工作時間不規律會影響身體健康、人際交往等,比如“兩班倒”的工作時間制度有時需要上夜班,可能是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上班,而在大多數人上班的時候休假;另一方面是求職者希望生活與事業可以達到平衡,擔心工作時間太長,沒有太多的休息和空余時間。比如晚上加班、每月公休時間太少等。
4、對發展前景的顧慮
具體表現
“我對***行業不熟悉,重新適應需要花很長時間。”
“我只打算往***行業發展,對其他行業暫不考慮。”
“我好像沒有聽說過你們公司,規模不是很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