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三星電子公司獲利,直追日本第一大民營制造業者豐田汽車公司,媒體以“日本豐田、韓國三星”來稱呼亞洲這兩大卓越企業。
三星電子成長動力對于人才培訓不吝投資,是三星電子永續成長與強大競爭力關鍵,“三星人力開發院”,肩負此重責大任……
打造優質團隊
距韓國首都漢城約一個半鐘頭車程的施仁市“三星人力開發院”,偌大建筑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創造館”,每天都開辦研修課程。從新進員工到高階主管,針對各層級、各功能別、各目的別,都有全方位設計規劃的課程。
去年,人力開發院開辦68種課程,共有261班次、3萬名學員,人力培訓投入420億韓元。
負責人力開發院的申泰均認為:“優秀人才是三星電子過去急速成長的基本原動力。因為,要有好的技術,必須有好的人才。因此,對于人才培訓不吝投資,將是確保三星電子未來永續成長與強大競爭力之所在。”
三星人力開發院,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是傳達三星電子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與經營哲學,凝聚員工共識,成為有志一同的的三星人。
二是培育核心人才。
三是負責駐外人員的養成,以因應三星拓展全球版圖的遠見。
三星電子85%營收來自海外,因此,海外人才養成刻不容緩。目前,三星電子已派遣3061名干部,在58個國家負責營運。對三星全球化拓展的人才支援及培育,人力開發院成功扮演它的角色。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深川由起認為,1997年韓國金融風暴,讓三星電子有了“已無退路”的覺醒,并在經營策略上做了“重新聚焦”的正確抉擇。
依能力給薪
深川由起認為,三星電子從設計到量產的速度相當快,所需時間幾乎只有日本企業的1/2.三星電子也擅長于情報收集及產品行銷,但三星成功的最大關鍵,應是企業文化中非達成目標不可的堅強意志力。一旦設定目標,員工便會拼命達成。例如,幾年前三星手機的全球市占率還落后摩托羅拉,屈居第三位。如今,三星手機全球銷售量已略微超過摩托羅拉,躍升為第二大品牌。
去年三星手機全球銷售達8600萬部,今年預估可超越1億。為達到這個出貨目標,三星將擴增中國產能兩倍,達到年產量3000萬部。手機事業負責人李基泰強調,三星將持續把重心放在獲利上,毛利率維持在16%到17%之間。
深川由起對三星電子秉持顧客導向的理念,并且隨時因應市場變化,深表肯定。這種功力,過去是日本電子企業的專長,如今,三星已凌駕其上。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早在1993年,即對全公司員工宣示,全面改革的決心,并且大膽下放權力給各事業部高階主管,要求“速度化”及“機動彈性化”的最高經營準則。
對于三星人才管理,人事副總經理安承準表示:“報酬及福利制度差異化,讓全球員工都有強烈的工作動機,進而發揮潛能及價值。”
目前,三星電子薪資制度改用“能力成果制”,若干關鍵核心人才,薪資福利和一般員工有很大的差距。此一制度的實施,讓三星整體士氣大為提振,并且形成良性的企業文化,主動吸引更多優秀的國內外人才。
保持危機意識
安承準認為,面對未來的全球化及數位化時代巨變,三星特別重視三種人才的招聘及育成:一是具有高度創意的創造性人才;二是勇于挑戰全球市場的挑戰性人才;三是具有情報處理及分析能力的人才。
三星電子仍將積極開拓世界市場版圖,瞄準未來10年最有潛力的四大新興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及中國,追求持續性的營收、獲利、市占率三大成長。
三星電子在強人李健熙領導下,1993年起展開全面大改革,以短短12年時間,便開創出今日的全球性地位。三星電子、豐田汽車,此亞洲雙雄之所以長保非凡卓越及市場領先,是因為他們擁有兩個共通的經營特色,即永遠抱有危機意識,追求快速度經營;并以優秀的團隊,堅定的意志力,誓死達成目標。
這就是三星電子成為韓流經營典范的秘密所在。今年初,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尹鐘龍,對股東揭示公司發展方向,他表示,三星決心成為引領全球跨入數位時代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