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帶有可怕的力量,哪怕是真的,也會讓你的形象一落千丈。
最糟糕的是,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再也無法挽回了。
我不是在談論令人震驚的口誤、“黃色”笑話,或者不合時宜的失言。因為這些并不是使自己處于難堪地步的唯一方式。
在職場,最具破壞力的,往往是些微妙含糊的言論,這些言論將給我們貼上無能和不自信的標簽。
無論你多么優秀,抑或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嘴里說出的某些話會迅速轉變人們看待你的方式,并可能永遠從負面的角度來評價你。這些詞語充斥著太多的負面影響,以致會在短期內毀掉事業。
最近幾年,你在辦公室聽到過多少這類足以毀滅職業未來的話語?
1.“這不公平。”
眾所周知,生活是不公平的。能夠說出“這不公平”表明,你認為生活本應該是公平的,這會讓你顯得幼稚和單純。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難堪,你必須忠于事實、保持建設性并放棄解釋。比如,你可能會說:“我注意到,您指定安來完成我之前一直期待的大項目。您介意告訴我,是 什么原因導致您作出這樣的決定嗎?我想要搞清楚,您認為我并非合適人選的原因,這樣,我便可以專注于提高自己的技能。”
2.“平時就是這么做的。”
由技術引發的革命來得如此之快,所以就連剛剛上市六個月的程序可能也已經過時。一句“平時就是這么做的”,不僅會讓你變得懶惰,抵抗改變,還可能會讓你的老板感到好奇,你為什么不嘗試靠自己的努力作出改進。如果你確實是按部就班,那么一定還有更好的辦法。
3.“沒問題。”
當有些人要求你去做某些事或者感謝你做得事情時,你告訴他們“沒問題”,你是在暗示,他們的要求應該會是一個問題。這會讓人們覺得,他們是在打攪你。
相反,你想做的事情卻是向人們證明,你愿意盡你的職責。說些這樣的話,“這是我的榮幸”或者“我很樂意去處理這項工作。”語言的差異很微妙,但卻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影響。
4.“我認為……/這可能是個愚蠢的想法……/我要提出一個愚蠢的問題。”
這些過于被動的短語會瞬間削弱你的可信度。即便你在說出這些短語之后,提出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但他們會暗示,你缺乏自信,這會讓和你談話的人對你失去信心。
不要深深自責。如果連你對自己都失去信心,別人就更別提了。如果你確實不知道,就說,“目前我并沒有掌握這個信息,但我找到后會立刻反饋給你。”
5.“這只會花您一點時間。”
“只花一點時間”這樣的話不僅會破壞你的技能,還會給別人留下你在倉促完成任務的印象。除非你確實可以在60秒內完成任務,否則不要隨意說它不會花太長時間,不過,不要讓它聽起來好像這項任務可以提早完成。
6.“我會試試。”
就像這個詞“想”,“嘗試”聽上去是沒有把握,并暗示,你對自己執行這項任務的能力缺乏自信。獲得你能力的全部所有權。如果別人要求你去完成工作,要么全身心投入,要么提供一個選擇,但不要說,你會去試一試,因為聽上去你不會盡一切的努力。
7.“他偷懶/不稱職/混蛋。”
說同事的壞話沒有任何好處。如果你的評論沒錯,所有人都已知曉,因此沒必要再指出來。如果你的評論是錯誤的,那么到頭來,你看起來像是一個混蛋。
任何職場都有粗魯或者不稱職的同事,而且有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誰。如果你沒有能力去幫助他們改進或者解雇他們,那么大肆宣揚他們的無能不會給你帶來任 何好處。宣揚同事的不稱職看上去好像是凸顯自己優勢的一種不靠譜的嘗試。你的冷漠會不可避免地反過來折磨你,比如同事對你的負面評價。
8.“那并不在我的工作范圍內。”
這樣諷刺的短語往往會使你聽起來好像,你只愿意完成要求的最少的工作來獲得薪水,如果你喜歡工作保障,那么這并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