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這次招聘會有50余家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參會,招聘中層以上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提供了數十個博士崗位,有85名博士入場走向前臺參加應聘。
金融學博士生陳曄峰兩年前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目前在浙江臺州一家公司從事管理工作。“現場的崗位中金融方面的很少,只有一個銀行部門副職的崗位比較適合我,但提供的薪資只有我目前工資的一半。”
韋安陽是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系的一名準博士畢業生,他把簡歷投給了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他向招聘人員介紹自己的求職崗位為研發或管理類,但卻被告知這次的招聘主要是針對分銷人員。之后,他還向昆山人力資源市場投了一份簡歷。
“發現適合自己的崗位好少。”韋安陽告訴記者。
浙大的工學博士馮麗娟也碰到了這個問題,她在大學期間主攻土壤學方面的研究,看到現場的杭州大地環保工程公司與自己的專業比較符合,就上前投了簡歷。但也被招聘方告知這次只招項目經理、技術工程師等崗位,與她的專業并不符合。
另一名數學專業的博士生在招聘會現場逛了一圈,腳步停留在杭州師范大學的招聘攤位前,感慨到:“好像只有學校能容納我。”
同時,記者在招聘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博士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崗位,一邊又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高級人才。
浙江八方電信有限公司招聘主管王偉告訴中新網記者,他所在的公司目前正面臨產品的升級和突破,很需要研發人才,這次來參加招聘會是想招到適合崗位的博士生。
“前來詢問的人不少,但真正適合這個崗位的還是比較少。”王偉說。
目前很多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因而在博士生的需求量上逐漸增大,但招人并不見得這么容易。這是招聘方王偉的疑問,也是在場不少招聘者共同的疑問。
現場大連萬達集團寧波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聘人員向記者透露,最大的問題出在應聘方與招聘方的信息不對稱這個問題上。
他告訴記者,公司除了通過當地報紙、招聘網站以及招聘會等方式招聘人才外,圈內朋友間的介紹也成為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
杭州人才市場招聘顧問吳佳麗分析,目前反應出的問題最大的原因在于人才市場供求雙方的要求不匹配。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很多人在求職方面更為謹慎,不敢輕易跳槽,而用人單位也不太愿意出高薪招人。“這樣一來,雙方的匹配要求大大增加。”吳佳麗說。
記者了解到,此次招聘會上,主辦方杭州人才服務局提前通過電話邀約人才到現場與企業洽談,并將近期有效高級精英人才簡歷匯編成冊,供參會單位免費查詢,使現場220人次達成了選人擇業意向。
據悉,本次招聘會共推出1460多個高端崗位,共接待了海內外高端人才1785人次,需求列前的高級管理、電子通信、生產制造等崗位分別占總需求的13.3%、12.6%、6%,崗位年薪底限為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