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學的日子里,應該沒有碰到過什么挫折,成績良好,985&211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找工作也是水到渠成,某乳品領軍企業校招,然后一頭扎進質量管理的工作當中。從基層的菜鳥實習生到基層主管,從基層主管到事業部QA,從事業部QA到集團部門的質量工程師,工作的前四年有坎坷,但也算曲折上升,后三年平穩,也接觸不少項目并不斷提升能力和對質量管理的認知,在食品質量管理這條道路上,算是有些入門了。如果要講,進入工作后的學習充電經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空杯心態,工作中的點滴成長
2010年進入公司,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大學生或者“重點”大學畢業生而有什么優越感,把自己放到最低,在基層就用最短的時間掌握目前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識,秉著“別人會的我要會,別人不會的我應該會,別人學不會的我必須學會”的理念,讓自己盡快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其實,選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有意無意地去積累,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有所建樹。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工作外8小時”去開發自己的興趣愛好之類的,如果一天最好的8小時你都浪費在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那些本來應該用來休息的8小時,又能做到多好呢?
二、主動學習,獲得自己行業的資格證書
應該很早就接觸管理體系的要求,公司從2011年開始重新梳理質量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先后請了各大咨詢認證公司做培訓、審核,開始接觸這些管理體系,就覺得這些才是系統的管理思維和方式。后來開始自己去鉆研管理體系的要求,一個條款一個條款的去理解,后來生出來我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去做審核員的想法。2015年的時候,在系統學習和運用了管理體系之后,在接受了不同審核單位的各類體系審核對接之后,在參加了各類內審員、審核員培訓之后,我去參加了了9000/14000/18000三個體系的審核員筆試,并且都通過了這些筆試,隨后聯系到業務上有合作的某知名機構,開始做實習審核員。在考慮了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之后,我還是沒有把審核員作為現階段的工作方向,還需要在企業中不斷學習和磨礪。不過,在這些管理體系標準的學習過程中,確實受益匪淺,系統的管理思維,正確的管理方法,也就是從這幾年養成的習慣吧。
三、提升學歷,拓展自己的職業道路
十年,應該是一個人工作最好的發展時間,可惜的是我沒能在一個公司成為中級管理人員,這跟機遇和自己的選擇有關吧。2017年9月,我從工作了7年半的老東家選擇離職,只身前往北京,在年近30歲的時候,開始了北漂的日子,穩妥起見,選擇了一家大型國企的工廠作為落腳點,專門做管理體系的運行和認證方面的工作,在工廠工作一年的時間,從證照辦理、企標編制、標簽審核、客戶審核、體系認證到蟲害管理、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等等環節,再一次沉底干活的時候,又是一番新的體會。
在一個大的環境中,忽然發現自己無論從管理能力,還是知識水平,都是有所欠缺的,于是,萌生了再次提升一下學歷水平的想法,以前也有,只是在一個三線城市的時候,沒有看得上的學校(當吹牛吧)。在比較了不同學校的MBA教授重點之后,我選擇了備考中國農業大學的綜合管理班,這個與農業、食品行業還是有很多相關的課程,MBA或者是鍍金,或者真的可以在管理能力上有所幫助和提升吧。18年10月報考,買了一套MBA復習資料,11月-12月在工作之余,放下打的火熱的手游,當時也正好出差住在一個工廠做HACCP認證,每天也沒了什么娛樂活動的誘惑,窩在沒有暖氣的宿舍看書復習,雖然凍手凍腳,但勝在安靜。很幸運,通過了管理類聯考的初試,19年4月參加復試,順利通過,19年6月拿到錄取通知書,現在準備開始過沒有周末的學習生活了。
十年職場浮沉,從萌新到可能要被淘汰、還在風雨飄搖的堅持著的食品質量人,感覺這十年過得還是有滋有味,有時候生活會很乏味,可能需要自己加點料,我的工作生活理念大概就是去體驗,體驗不同的樂趣,別讓生活乏味,生活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
注:本文為食品論壇網友dragon880203原創,職場人生版塊職場充電征文活動投稿,轉載請注明作者與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