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機構聯合,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快速路”。全省103家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合8所省屬高校、734家企業,面向2019屆高校畢業生、往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基層服務項目期滿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招聘、進校園服務、政策措施宣傳、就業指導等活動,全面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形式和內容,為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拓寬“快速路”。活動期間,全省舉辦現場招聘會47場次,共發布就業崗位信息1.9萬余條,舉辦職業指導30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7萬份,達成意向協議高校畢業生1107人。
二是多途徑宣傳,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路牌”。各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微信等媒體,積極宣傳國家和青海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典型,發揮好“指路牌”作用,引導高校畢業生知曉政策措施,樹立積極就業創業觀念,做好就業創業準備。活動期間,西寧市建立“HR俱樂部”、人才招聘QQ群,向入會入群的200余家企業、8所院校推送政策措施和崗位信息;海東市通過發放宣傳單、社區走訪,宣傳我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措施;玉樹州利用電子顯示屏、州級政務網發布就業服務周活動公告,發動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積極參與。
三是多角度服務,開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直通車”。各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多角度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從推介崗位信息、測評職業能力、定制服務方案、開展職業指導、幫扶困難人員、引領扶持創業等方面實現全程服務鏈接,并主動將服務延伸到高校,幫助高校畢業生乘上就業服務“直通車”,實現盡早就業創業。活動期間,省人才交流中心、青海民族大學聯合舉辦校園冬季招聘會,省內外217家企事業單位提供用工崗位5135個;西寧市組織人員赴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開展“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進校園”活動,向學生發布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宣講就業政策;黃南州依托熱貢藝術等系列品牌勞務經濟,扶持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海南州開展司法宣傳和勞動維權咨詢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增強依法維權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