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領導把對員工的某些私人關心也當成了營造氛圍。比方說,在管理群里,丟一張某個員工心情不佳的朋友圈截圖:你們看,員工說她心情不好了,這說明我們關心不到位啊。
領導,我們怎樣做才能算作關心到位呢?所謂的關心,真相就是有選擇的關心。長的漂亮的,曬圖曬的兇的,第一關心,其他人,對不起,請退后。
很能說明問題啊,領導。
總覺得辦公室太安靜了心里就發慌,哪怕打點雞血也行,于是總是想方設法制造點動靜。
一個HR朋友跟我說,他們老板就很善于制造動靜。比方說,員工入職了,要在公司微信群里發歡迎詞:熱烈歡迎XXX新加入YYY!后面照例是一排“熱烈歡迎XXX新加入YYY”,復制、黏貼、排好隊形,這是政治正確,順便給老板一個熱鬧,給新人一個歡心。待到員工轉正了,再來這么一發,還要追加一個很鄭重的轉正儀式,官方認證,頒發紀念品,領導講話,搞的熱熱鬧鬧,煞有介事,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
老板說,儀式感很重要,一個公司氛圍好不好,關鍵就在這里。
可問題是在于經常搞儀式,有些人就受不了,覺得打擾到他,甚至還有點小煩。有人離職的時候,還不忘挖苦公司一番:公司還把我們當小孩呢,盡來虛的。
神大于形者,智,形大于神者,迂。
更重要的是,HR朋友還不敢把真實情況告訴老板,因為老板感覺這樣的儀式非常好,是公司特有的文化傳承,很有特——色,必須堅持。
其實老板不知道,很多人是為了配合演出刻意裝出來的,為了工資這點演出費,幾乎人人都是演員,這情形,有點類似于皇帝的新裝。
為什么老板總是最后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因為他根本不喜歡聽真話,員工都摸清了他的脾氣,都順著他才是最好的策略。
公司死水一潭、辦公室的氛圍沉悶,其實是有原因的,從物理環境上來說,與辦公室的布局、設計肯定關系,重要的是還有工作方式和溝通方式,屁大點事也要郵件來郵件去的,煩不煩啊?其實只要站起身,邁開步子,二十米外,必有芳草,干嘛不直接面對面溝通呢?
如果認為搞儀式就能調動氛圍,提高士氣,恐怕會事與愿違,實際上很多時候,這是“一種虛假的繁榮”,真正能滿足的,是領導的存在感。所謂氛圍,最重要的是要調動積極情緒,讓大家有認同感而不是反感。真正的開心,沒有什么能比得上打勝仗、有錢分重要,其他都是扯淡。
德魯克說過,管理好的企業,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身體的五臟六腑一般你是感覺不到的,一旦感覺到,可能你就有病了。老子說,“太上,不知有知”,還真是一種高境界。是因為一切都在掌控中,并沒有什么例外發生。
領導一旦認為氛圍不好,宣示自己在各領域的存在感,那么這個公司就可能真的存在問題了,很多有才華的人很難再待下去,因為有領導這么個超人存在,還要其他人干什么?
管理不是不要形式化,而是不要過家家,把員工都當小孩子哄,大家都是成年人,別拿小學生評比那一套玩人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