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上課的時候,同學們會玩搶椅子游戲,搶不到椅子的同學必須表演一個節目。每次玩的時候現場都挺歡樂,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看到這個游戲會想到企業的裁員。當年我在企業負責HR曾按照公司的指示,不再和部分合同到期的同事續簽勞動合同,甚至在春節之前進行解雇。
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因為大環境的變更,制造企業經營困難,企業提供的職位越來越少,那些能力或者精力不夠的人只能出局。職場也是如此,越往上越難,年齡越大越難,除非你有過人的本領。
前不久,朋友老王對我說,有可能明年公司不和他續簽合同了。我問為什么,他說自己現在四十多了,已不是精力旺盛的年齡,按照公司的慣例,很可能補一筆錢,從此一拍二散。
他這么說,讓我感覺比較沉重。畢竟,老王也是有壓力的,雖然在深圳有二套房,但有一套房仍在按揭,并且有二個孩子要養。
全球的數據顯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美,過去幾年被終止勞動合同甚至被裁掉的員工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超過40歲的人。另外一個數據也能說明問題,據調查,超過40歲被裁掉的機率是40歲以下員工的2.5倍。
這個數據實在讓人揪心。都說40歲,應該考慮如何實現財富自由了,但一覺醒來,更要考慮當下的工作能否保得住,家人的生活是否會受影響。畢竟,40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壓力正是最大的時候。
記住這個現實:40歲如果還在職場,失業比實現財務自由的可能性高多了。
(二)
對于企業來說,總是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回報。所以,企業即使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這幾年,企業的經營環境更加嚴峻。對于企業,無論是招人還是遣散人,都會考慮,怎樣做才能讓性價比最高?
所以,我時常提醒年齡接近甚至已超過40歲的朋友,你的經驗能不能被年輕人取代?假如用經驗不如你的人來取代你,企業會損失多少?這個損失,相比支付給你多出來的薪水,哪個更多呢?
40歲的中年人,相經年齡更小的人,還有一個劣勢。這些人,因為經歷得多,看人也看得更準,不容易被洗腦,不容易被感動,做事總是出奇地冷靜。他們的現實,也讓很多老板不喜歡。
永遠記住柳傳志的那句話:企業不是員工的家。如果企業效益不好,老板就要考慮縮減成本,就有可能砍掉一部分人了。
員工,在企業賺錢的時候是資源,在不賺錢的時候就是成本。尤其是主張創新與激情的科技公司、IT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他們更喜歡愿意加班到很晚、不需要照顧家人的年輕人。
(三)
我們幾個朋友找了個機會一起聊天。我問老王,你年過四十,如果真的失業,怎么辦?老王說,繼續找份工作唄。但另外一個朋友說,這也不是辦法,即使能找到,也是進了另外一個牢籠。人到中年,如果可以,應該做點喜歡做的事情了。
老王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誰不想呢?只是談何容易。誰都希望一覺睡到自然醒,把自己的愛好變成能賺錢的行當,但這個難度實在是高。
另外有個朋友對老王說,應該向老侯學習。我說,千萬別,我還遠不是成功人士,賺的不多。如果真讓我說有成功的地方,則是我的時間比你們自由一些。哪怕有些朋友是公司的總監甚至總經理,也不如我自在。因為我服務的不是一家客戶,我不用過分看重某一人的臉色,如果真的感覺不好,有些企業的課程我就不上了。
我說,我講了8年的課,平時不講課的時候還真常常琢磨。我的想法是,未必這輩子更實現財富自由,但至少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應該去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做到不糾結。
不糾結的原因主要有二點,一是想得比較清楚了,二是不但想了也去做了,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算是問心無愧。就像我,平時讀書講課,平時還抽出時間寫文章,在網上講課,我覺得特別充實,既交了朋友,又獲得另外一筆收入。這個過程讓我很愉快,有明顯的價值感和被需要感。
(四)
我給老王提了一條建議。如果企業哪天把你干掉了,你該找工作找工作,但不如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斜杠青年,比如利用你的IT技術特長,去網上講個課,或者寫一個專欄。總之,把你的業余時間先用起來,開始梳理自己,尋找更多的價值輸出途經。
就像易中天。原來不過是一個大學老師,但業余時間研究歷史,后來在電視上講三國,最后火了。現實中,像易老師這樣的人很多,絕大多數人雖然沒有他那么有名,但也有另外的一技之長,這個特長讓自己的人生增加了樂趣,更帶來不菲的收入。在其他人的眼里,除了他的職業,常常會被貼上另外一個身份。
比如我。我不但是一名職業培訓師,給企業講TTT或MTP課程,但現在慢慢也有人來問我如何寫公眾號,甚至有不少網站稱呼我為作家。雖然這有些言過其實,但在他們看來,至少覺得我還能寫一點東西。
這種感覺很好。我不僅是一名培訓師,還可以不斷往自己身上貼其他的標簽。當然,這種標簽不用多,一、二個就好。比如,我就喜歡他人在我身上貼一個“作家”以及“演講導師”的標簽,因為有了這個標簽,有不少人私底下找我輔導演講技巧。
我對老王說,你也可以這樣做,你不應該只是某500強公司的IT總監,你也可以多一個身份。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假如有一天公司真的不要你了,你還能有什么身份?
這種身份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安全感。這等于是,你不用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如果你的身份越多,你越不用擔心失業。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我有一位朋友,在世界500強擔任培訓經理,現在她在考慮辭職了。請注意,不是她的工作沒有做好,事實上是不斷有獵頭來挖她,但她不想。她之所有在辭職的念頭,是因為她在頭條、百家號的文章每個月能給她帶來幾萬的收入,她想嘗試一下不上班的感覺。她對我說,如果呆在家收入也不錯,可以持續下去。如果感覺不好,可以隨時回到職場啊。
(五)
做一個斜杠青年,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假如真有一件事情是你特別喜歡干的,你每天加一、二個小時的班,你也不會覺得累啊。
聽我的,找個時間問問自己,自己到底喜歡做什么。然后去加入這個愛好的圈子,看看他人是如何玩轉的,然后默默學習、練習,等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出來與大家分享。
特別說明一點,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專家的,也許你只會變為一名普通的斜杠青年,也許你的新技能并不能給你帶來不菲的收入,但也沒有關系啊。因為,只要是你喜歡的學習,都豐富了你的人生。
就怕你什么都不喜歡。那就沒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