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美聯儲宣布明年1月縮減QE以來,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都體現出強勢,失業率降低。美國經濟成分中,企業部門在經濟中占比空前的高,說明美國企業盈利能力在持續改善。還有來自家庭部門的數據也正在佐證美國經濟的樂觀前景。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最新季度資金流向報告,2013年三季度美國家庭部門的債務自金融危機以來首度走高。
家庭負債意味著消費加杠桿的開始,消費作為美國經濟增長主動力可能在明年迎來更大改善。
加杠桿又回來了
金融危機之后,美國經濟的關鍵詞一直都是去杠桿。原因很簡單,金融危機正是由于杠桿過大引起的,這個杠桿不管通過什么復雜的工具實現,其實質都不復雜,那就是負債率高。當未來收入不能覆蓋負債的時候,金融危機就出現了。
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正是由于門檻過低的房屋抵押貸款引起的,而這類負債是屬于家庭部門的負債,家庭負債的提供方銀行和投行機構當即就受到了影響,傳染到企業負債。在家庭部門、企業部門共同去杠桿減負債的情況下,消費必然受到打擊而萎縮,美國經濟也就陷入困境。
經過美聯儲多年的超級寬松貨幣政策之后,美國的負債成本降到了最低,也降低了新產生的負債的成本。
盡管這個始于2009年初的量化寬松政策對恢復美國經濟是否有效至今還有爭議,但這個爭議也正在走向明朗的路上。不管怎么說,美國的失業率數據在2013年下降得很快,從1月的7.9%下降到了11月的7%.美聯儲也依據這個數據新近做出了明年1月開始縮減QE的決定。
這說明從經濟數據和貨幣政策兩方面,美國都有領先全球其他經濟體復蘇的跡象。至少,在金融危機后還沒有一個經濟體開始收縮貨幣政策。
美聯儲采取這樣的措施是基于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且逐漸退出不會破壞這個復蘇的預測之上的。事實上,美聯儲公布的最新家庭部門的數據似乎正在支持這一點。2013年三季度,美國家庭部門的債務自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這意味著美國家庭不再都是凈償債,增加負債加杠桿的過程又重新開始了。Business Insider網站對113位投資界人士進行了調查,問他們認為今年最重要的數據是什么。調查結果顯示,他們認為上述家庭部門債務回升的圖表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張圖表。
沒錯,家庭部門加杠桿一定意味著消費的增長。而消費一直都是美國經濟的引擎。“這意味著過去幾年里的削減開支時代已經過去了,美國家庭消費又回來了。”Thurleigh Investment的投資經理James von Simson如是點評。
“前三季度按揭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的大幅增加,標志著可能是美國經濟復蘇的關鍵轉折點,消費可能再度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
失業率可能降到6%
對美國經濟抱有良好預期的還有IMF,拉加德對明年的美國經濟實在是很看好。拉加德說美國的失業率將繼續下降,最多有可能降至6%,但勞動參與率將不會增長。
德意志銀行發布的預測也顯示,到2014年末,預計美國失業率跌至6.5%,到2015年年末該數據進一步跌至6%.
失業率是衡量經濟復蘇的另一個重要指標,美聯儲也正是基于失業率數據的改善做出了縮減QE的決定,這足以證明失業率對判斷經濟復蘇的指標作用。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美國家庭消費杠桿增加、消費增加,同時失業率降低,這幾個數據同時出現時,基本可以肯定經濟正走在持續復蘇的路上。
市場上對美國明年失業率數據的下降存在相對一致的預期,但對實際就業情況卻有分歧,其中的關鍵是勞動參與率的降低。整個2013年雖然失業率在逐步下降,但同時勞動參與率也在下降,這意味著有更多的人主動離開了找工作的領域,選擇主動失業,不參加工作。而在統計失業率數據時,這些主動失業的人口是不算做失業人口的。失業率統計的是想參加工作但暫時還沒有找到工作的部分。
美國國內對勞動參與率的下降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認為這代表著美國就業市場并沒有數據上體現的那么好,就業的實際情況并不樂觀。但也有人分析說,要看到人口老齡化對這個指標的影響,因為人口老齡化將造成勞動力人口不可避免的減少。他們還拿加拿大做例子,加拿大的名義勞動參與率一直在下滑,但經過對年齡的調整,加拿大的勞動參與率數據顯示出上漲的表現。
除了就業數據,華爾街對美國經濟復蘇情況的衡量是從企業部門的各種數據入手的,三季度企業的稅后利潤占GDP的比例首次突破11%,這是這個數據產生以來的最高點;與此同時企業的稅收支出下降了5%.拉加德在預測明年美國經濟時也提到了,為了保持持續增長,美國需要保證財富充分地再分配。
美國經濟復蘇周期的領先性正釋放出更多的點狀信號,可能隨著2014年的到來,這樣的點狀信號會越來越多,直到形成更明顯的線狀信號。美經濟復蘇的成果在2014年會變得更加明朗。
如果明年美國經濟進一步向好,這對流動的全球資本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吸引,新興市場將面臨資金逃離的外部壓力和自身經濟復蘇節奏緩慢的內部壓力。無疑,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會變得兩難:加息不利于國內經濟,不加息不利于阻攔資本逃離。
(原標題:美國經濟前景樂觀 失業率或降至6%)